中国在大力推进能源低碳转型的同时,提升重点行业及用能领域的节能降碳水平,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影响。近期,国务院出台《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就2024—2025年的节能降碳工作作出部署安排。整体看来,《方案》关于今明两年节能降碳工作体现出“源头控制,重点突破,系统提升”的思路。《方案》提出今明两年节能降碳总目标和行动路线,为各领域节能降碳提供了行动指南。
《方案》为近两年各领域节能降碳指明了方向
《方案》提出,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和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两个年度重点行业节能量和减排二氧化碳目标一致,均为5000万吨和1.3亿吨。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略有不同,2025年较2024年提升1.1个百分点达到20%,与2021年度出台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保持呼应。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作为关键词出现在《方案》中,应该与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相关精神有关,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有关。当各类主体遇到业务增长与能耗总量约束的矛盾时,可再生能源消费不计入能源消费总量可作为缓冲解决这一矛盾,毕竟节能降碳技术进步及应用需要相对较长的周期。
能源消费领域节能降碳两大行动相辅相成
完成节能降碳目标的十大行动首先强调的是针对能源消费,涉及两大行动。
一是化石能源消费减量行动。煤炭减量自然首当其冲。中国是煤炭消费大国,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长期居于高位,但中国“去煤”的成效非常显著。近十多年,中国大力推进低碳及绿色能源替代,能源转型效果卓越,煤炭占比显著下降。但横向比较看,煤炭占比在世界上依然居于较高水平。所以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是一项长期任务。本次的《方案》也再次提及这一点,提出了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及重点领域的总量控制等系列举措。关于油气减量,强调的重点是合理控制石油消费,重点是推广生物燃料和可持续航空燃料。当前,汽油、柴油需求平稳的同时,航空煤油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是成品油消费的一大特征。至于天然气,《方案》提出,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和北方清洁取暖,如此提法主要是基于当前天然气供应总体上依然短缺的现实。由于油气对外依存度高,石油消费减量与国内油气产量增长并不矛盾。因此,在当前常规油气产量增长空间有限的形势下,《方案》提出加快页岩油(气)、煤层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化开发是非常必要的。
二是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行动。化石能源减量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两者不可分割。中国经济2024年上半年继续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前景保持乐观,相继调高GDP增速预期。经济要增长就要消费能源,化石能源消费减量了,非化石能源消费自然就得跟进。《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将达到39%左右。
关于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重点提及3个方面,分别是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提升消纳能力以及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
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是硬要求。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后,一直在大力推进非化石能源的消费与开发,目前发电装机容量已超煤电且建成完整的非化石能源产业链,引领世界新能源发展并形成竞争力。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新能源的装机容量依然有数倍的增长空间。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计入能耗总量考核,为各类主体能源消费总量考核留出余地。
匹配非化石能源开发的是提升消纳能力。《方案》从4个方面体现统筹兼顾的思路: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通道,提升跨省跨区输电能力;加快配电网改造,提升分布式新能源承载力;积极发展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大力发展微电网、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新技术新模式。
在加强供给侧改革,提升供应弹性的同时,《方案》还就各地区需求响应能力的提升提出要求,强调一般应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5%,年度最大用电负荷峰谷差率超过40%的地区需求响应能力应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5%以上。《方案》还基于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的目标发展导向,提出资源条件较好地区的新能源利用率可降低至90%、“十四五”后两年新上高耗能项目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不得低于20%、2024年底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的目标。
为节能降碳行动提供管理机制和支撑保障机制
在化石能源消费减量及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两大行动的宏观统筹下,钢铁、石化、有色、建材四大高能耗行业的节能降碳,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及用能产品设备四大用能领域的节能减碳行动均被提及。《方案》结合各行业及终端用能领域的技术经济特点,提出各自的节能降碳路径和目标。行业层面主要涉及布局优化、去低端产能、调整产品结构、再造工艺流程以及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终端用能领域主要强调通过各领域的设备改造及更新、管理与技术创新实现节能降碳。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特点各不相同,导致了各自领域节能降碳的路径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化特征。
《方案》提出,具体的行动计划之后,还就推动各项行动实施的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进行说明。管理机制主要强调,强化节能降碳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环评审批、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管理、加大节能监察力度、加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统计核算5个方面,支撑保障机制则主要强调了健全制度标准、完善价格政策、加强资金支持、强化科技引领、健全市场化机制、实施全民行动6项内容,为节能降碳行动的有效落实提供了制度保障。
总体看来,《方案》提出能源消费调控和重点行业领域的总体目标和实施路径,明确了管理和支持的重点,使得各项工作抓手和导向进一步落地,相信对于今明两年的节能降耗以及未来几年的碳达峰均会产生积极作用。(罗佐县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