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数据显示,我国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高达20%多。很多人在体检时都查出自己长了甲状腺结节,有人觉得不用在意,这是正常的,也有担心它会变得癌,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到底该如何应对?它会自己好吗?癌变的几率大不大?有什么身体表现?关于甲状腺的一系列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就具体跟大家聊一聊,看完您就都知道了。
(一) 32岁女子查出甲状腺结节,2年没复查,最后发现已癌变
32岁的小关是一家公司的会计,一次体检时查出甲状腺结节,当时医生告诉她是良性结节,让她定时去复查就好了。但她后来听朋友说,良性的就没问题,没必要一直去复查,心想反正医生也说是良性,也没说要治疗,于是她就没有去复查。

但两个月前,她感觉结节好像变大了,因为摸上去的感觉不一样了,而且比之前更硬了,吞咽时会不舒服,于是去检查,没想到结节已经变成了癌。好在还没有转移,之后及时进行了治疗,术后情况还不错。
由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它是良性,但也不能放松警惕,定期复查随访很重要,不应抱有侥幸心理。
(二) 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之间的关系
查出结节,可能很多人关心的两个问题就是:它能自愈吗?会不会变成癌,有多大几率?
首先我们得知道它是什么?简单点说,其实就是你的甲状腺里长了个“水泡”,但它跟口腔溃疡不一样,一般来说,甲状腺结节自愈的几率比较小。
一般来说,体检时发现的甲状腺结节,80%—90%都是良性,癌变的几率很小,良性结节通常有这几个特点:直径小于1厘米、甲状腺功能正常、结节边缘清晰、多发。但是,几率小不代表没有,发现后也还是要重视的,一定要定期复查,了解结节的变化,如果发现结节以下4种表现,则比较危险,需警惕,它癌变的几率比较高:

1. 体积快速增大
2. 质地变硬、位置固定
3. 吞咽、呼吸困难
4. 声音嘶哑
这几种情况都是身体症状,对于甲状腺结节人群来说,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哪怕只占了一个也要重视,早点做进一步检查。
除了身体表现,大家还可以学会看检查报告单,如果上面出现以下这些字眼,也需警惕,癌变几率容易上升
实性低回声结节
微小钙化、簇状分布钙化
皮髓质分解不清
另外,对于儿童、男性、60岁以上的人、有过全身放射治疗史、有甲状腺癌家族史这几类人群来说,是高风险人群,也要加以重视,尽早筛查,规避风险。

如果说结节变成癌了,大家也不要太害怕,发现得早,治愈率是比较高的。这是因为在各种肿瘤中,得的是甲状腺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比较幸运的,它的恶性程度较低,发展也比较慢,被我们称之为“懒癌”,早发现早治疗,治愈率可达到9成及以上。
(三)发现甲状腺结节,该如何应对?还能吃碘吗?
很多人都知道甲状腺跟碘之间的密切关系,觉得发现结节后就不能吃碘了,其实这不一定,有的人确实需要忌碘,但有的人不用,能不能吃,取决于你的甲功是否正常。如果只是单纯地结节,甲功正常,是可以适量吃点的,但若伴有甲亢,则最好忌碘。
长了结节,真正不宜吃的其实是刺激性强、含有激素的食物,比如酒精、麻辣火锅以及一些补品,若是吃了,容易刺激到结节,促使它越长越大,增加风险。
喝蒲公英水就能散结?

说起散结食物,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蒲公英,听说喝蒲公英水有用。但提醒大家,蒲公英并不是散结的神药,切勿大量饮用,以免适得其反。它是一味中药,即使能起到一定的消肿散结的作用,怎么用是有讲究的,用量、配伍都有讲究,不同的人可能药方是不一样的,自己不要盲目乱用。
应对方法:保持一个好心态,既不要太松懈,也不要过于杞人忧天,做好复查工作,日常饮食保持清淡,吃点散结食物,适度锻炼,有利于散结。
总的来说,甲状腺结节是现在很常见的一个问题,大多数人都是良性,大家不必太害怕,但同时也不要太轻视它,一定要定期检查随访。如果符合以上几种情况,保险起见,建议及时筛查一下甲状腺癌。
参考资料:《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或会变成癌?现在知道还不晚...》.科普中国.2021.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