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凌晨,小雨。“下雨天气温较低,一般会有节能空间。”茂名石化炼油分部联合四车间员工杨乾在巡检过程中多次细调微调,使二号焦化装置循环水消耗总量降至每小时949吨,每小时可节约循环水91吨。
这样的优化节能故事,几乎每天都在茂名石化上演。近年来,茂名石化持续加强节能降碳工作,推行全员、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优化节能,开展精益化、差异化、项目化节能管理,针对装置不同工况采取不同措施,深度开展节能对标,2019年至2020年,在新建投用重整装置、浆态床渣油加氢装置的情况下,依然创下单位能耗指标新低,炼油综合能耗降低6.5%、化工综合能耗降低1.5%,合计降本增效3.52亿元。
精益节能,完善能源管理体系,全员参与节能
“化工2系列装置大修正在进行,请化工分部做好装置大修后的调优节能工作,并做好此次大修同步节能项目投用。”5月9日,茂名石化节能办在节能降碳工作群里下达优化节能指令。
近年来,茂名石化制定严格的能源管理办法,建立完善能源管理体系,从制度上规范节能行为,分阶段部署节能降碳工作。他们紧盯各个时间节点,每天根据实际情况下达优化节能指令,每周评选节能先锋,并通报节能和考核情况,及时奖优罚劣,增强全员节能意识,将节能降碳工作贯穿生产经营各环节,2020年以来,共实施节能措施2108项,累计节能35.1万吨标准煤。
在公司强力推动下,全员积极参与优化节能工作,既抱“西瓜”又捡“芝麻”,不放过任何挖潜机会,节水、节电、节能成为员工行动自觉。
近期,热电分部动力一车间锅炉主操黄大鸿针对锅炉照明开关多、操作烦琐、不利于节电的情况,提出优化建议,上报分部和车间并得到许可后,车间牵头成立攻关小组,与保运单位现场对接,对现场26个照明开关箱和1075盏照明灯进行优化,每月节省电费近千元。
差异节能,针对不同工况,采取不同节能措施
5月1日,水务运行部化工联合装置三班优化循环水泵运行,通过“开小停大”操作,在满足化工生产装置用水需求的前提下,实现每小时节电690千瓦时。
“‘开小停大’是指调整在运泵和备用泵,常开能耗小的,备用能耗大的。”茂名石化生产管理部副经理黄海鹏说:“千万别小看这项措施,仅循环水泵运行优化一年就可节省30万元。”
2020年以来,茂名石化实施机泵差异化运行,组织员工对现场2084台机泵进行切换测试,找出能耗差异,让350台低能耗机泵优先运行,全年降本1326万元。“虽然都是标准化的合格机泵,但就像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机泵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公司紧盯机泵‘开备’状态,对所有在运和备用泵进行测试,哪台能耗低就常开哪台。”黄海鹏说。
针对不同的工况,采取不同的节能措施。从2020年开始,茂名石化组织开展化工区风系统优化攻关,减少总用风量7000标准立方米/小时,3月成功停下一台空压机,实现每小时节电800千瓦时;优化1号裂解装置裂解炉进用风热量利用,减少燃料气、循环水用量,实现每月降本增效13.8万元。
今年3月中旬,煤制氢装置由高负荷运行转为低负荷运行,用煤量减少,车间工艺员冼仲勋提出错峰用电的优化思路,将上煤时间由原来的11时调整到12时,每天可减少上煤系统高峰段用电1个小时。
项目节能,明确负责人,深度开展对标管理
5月中旬,炼油分部联合三车间针对溶剂再生能耗落后,组织专项攻关,深查装置操作流程,分析工艺控制参数,想方设法提升富胺液进再生塔温度,优化稳定控制再生后贫胺液质量,装置再生蒸汽消耗下降6吨/小时。
近年来,茂名石化抓实项目化节能,深度开展对标管理,把每个节能措施细化为具体项目,安排专人负责攻关,重奖重罚。在与系统内同类装置进行比较的同时,每套装置能耗也跟该装置最优运行状态进行比较,针对不同工况进行调优,通过装置热联合优化、工艺流程优化、操作调整优化、设备维护提效率、降排烟温度等措施,分层次、分专业、分系统全面推进节能降碳工作。
今年3月,浆态床渣油加氢装置开工后,全厂低压蒸汽增多,面临蒸汽平衡难题。炼油分部联合八车间工艺主任徐江认真梳理装置用汽点,发现经过近两年持续优化,干气回收富乙烷气装置稳定塔重沸器底部实际控制温度已远低于设计温度,但仍按原设计使用中压蒸汽为热源,存在“高热低用”情况。经过进一步分析核算,他发现该处热源如果改用低压蒸汽,既不会影响产品质量,又可节能,还能缓解全厂蒸汽平衡压力。4月18日,该项目正式投用,节省中压蒸汽8吨/时,每月降本39.3万元。(龙泰良 张亚培)
编辑: 智韬